【Trümmerfrauen瓦礫婦女與Schuttberg瓦礫山】
在德國,很有可能你看到的山不是山⛰️
而是由戰爭後的建築廢墟、斷垣殘壁的瓦礫碎片堆積而成的。
很多人遊歷歐洲各國,可能會覺得德國城市建築少了歐洲城市的古典歷史感,的確,德國城市多數的建築物都在二戰後被炸爛了,現在眼前的許多建築都是戰後重建的,像柏林找房子時會發現,有些會特別註明「Altbau」(老房子),表示這棟房子是二戰前蓋的,主要特徵會是:磚牆、高橫樑天花板和箱型窗,甚至有些留有舊的壁爐或煙囪,跟1950年後新式混凝土建築不同。
當時炸毀的建築物,留下了至少四億立方米的瓦礫殘骸,成了德國各大城市戰後重建的首要處理目標,加上戰後性別比例的失衡,清理的重擔由婦女扛起,進而出現了Trümmerfrauen 瓦礫婦女的特殊歷史名詞,由她們徒手清運堆積而成的Schuttberg 瓦礫山,現在在德國各大城市周邊都可以見到,甚至成為當地最高的地形之一。
例如:德勒斯登的Trümmerberg、萊比錫的Fockeberg、斯圖加特的Birkenkopf和Grüner Heiner、慕尼黑的Luitpoldhügel,以及這次萬事包部落格所分享的柏林Teufelsberg。
柏林Teufelsberg,直翻魔鬼山或惡魔山,除了瓦礫山的身世之外,更是美軍在冷戰時期的神秘監聽站,也因此有了奇妙的圓頂造型,現在則是柏林西郊的一座遊憩小山,充滿塗鴉和嬉皮頹廢風格,海拔120米是柏林第二高的地點,前幾個周末去逛了一圈,登高望遠,分享給大家參考。
#萬事包部落格